新春新市,物阜民豐,百業(yè)興隆。“起而明之,足以經濟;觀乎人文,化成天下”。人文鼎盛,經濟繁榮。經濟融入人文、人文浸潤經濟,人文和經濟相互激蕩、彼此生發(fā),是互相促進、交相輝映的關系。人文與經濟交融共生、相得益彰,點亮幸福美好中國年。
人文經濟共生共榮,展現活力中國年。商務部大數據監(jiān)測顯示,今年除夕,我國部分重點大型連鎖超市即時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0%。從線下到線上,從日用百貨到高端定制,生肖龍元素成為2024年春節(jié)消費市場的主角之一。乘著賀歲東風,“龍墩墩”再次躋身文創(chuàng)界“頂流”。自2023年12月7日正式開售以來,各線下門店累計銷售“龍墩墩”系列產品約60萬件。年貨市場上,各種包含生肖龍元素的商品琳瑯滿目,良渚博物院的龍首玉顏鏡、中國郵政以甲辰龍年生肖郵票圖案為主題的文創(chuàng)冰箱貼、華為的龍年典藏版耳機等讓人目不暇接。觀看博物館“龍”主題展覽、體驗非遺“龍”年畫、參加龍年祈福游等成為年輕人青睞的過節(jié)方式,那些既有龍元素又不失新潮的新中式服飾也成為時尚潮流熱點。中國生肖經濟火熱的背后,是基于生肖的文創(chuàng)和品牌營銷與現代國潮消費趨勢相結合,通過創(chuàng)新融入多樣化的文化元素,從而激發(fā)消費新活力。年味濃厚,市場紅火。古老春節(jié),為開年經濟鋪就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人文經濟交相融合,展現和美中國年。“過年”浸潤著煙火氣,更充盈著文化味。彰顯各地文化特色的文旅新業(yè)態(tài)、文化新場景、文創(chuàng)新產品,不僅賡續(xù)佳節(jié)傳統(tǒng),而且讓中國人骨子里的傳統(tǒng)文化基因與現代文明交相融合,實現了春節(jié)文化和現代經濟和諧共生。當文化浸潤經濟,傳統(tǒng)年俗更有寄托,新年俗也在不斷醞釀。以文潤城、以文興業(yè)。從延安到西柏坡,從中共一大紀念館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,中華大地上,一個個“紅色地標”的璀璨光芒,在萬家團圓之時更顯奪目,吸引人們紛至沓來。以經濟“活化”文化,春節(jié)經濟也在促進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。遼寧遼陽,非遺民俗游園大廟會上打鐵花引來陣陣叫好;四川成都,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上傳統(tǒng)花燈講起現代故事;江西南昌,第二十屆繩金塔廟會讓古老歷史文化街區(qū)“活”起來……傳承千百年的老手藝、老行當,在這個春節(jié)生機勃發(fā)。
人文經濟互相促進,展現自信中國年。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,扮靚了紅火的中國年。球場內,隊旗招展、蘆笙悅響、鑼鼓喧天;球場外,燈籠高掛、游人往來,一派熱鬧的過年景象……大年初四,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,甲辰龍年的“村超”拉開大幕。以“足球運動”和“民族文化”為鮮明特色的“村超”,不僅增添了節(jié)日氛圍,還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(fā)展,鼓舞著人們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努力奮斗。2024龍年春節(jié)檔電影市場持續(xù)火熱,多部國產電影憑借精彩的劇情、出色的演員表現以及精良的制作水準成功吸引了觀眾的目光。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。文化消費在春節(jié)期間創(chuàng)造經濟收益的同時,最重要的是充實了人們的精神世界。各地通過舉辦非遺年貨節(jié)、元宵燈會等民俗活動,烘托著“共歡新故歲,迎送一宵中”的喜慶氣氛,更激蕩起“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”的精神氣象。
龍騰虎躍、魚躍龍門。透過新春中國經濟這扇窗,人們見證著人文與經濟交相輝映的開年圖景,品讀著“發(fā)展為了人民”的中國實踐。這個春節(jié),我們感受到高質量發(fā)展的人文價值,自信滿滿開啟新一年。
更多面試資料關注公眾號:安徽博學教育
地址:合肥市蜀山區(qū)梅山路153號國旅大廈6樓(安農大南門)
聯(lián)系電話:0551-62827270 / 62833186
博學公務員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:皖ICP備16021577號-1 經營許可證號:9134 0100 6910 69516R;  工信部備案管理系統(tǒng)
Copyright?2006-2023 www.ddzx888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